广泛凝聚人心激发内生动力


  “人民是改革的主体,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建立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塘约发展的实现,基层群众是关键。目前我区农业人力资本呈弱化态势,农业从业人员多为50岁以上中老年人,“‘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现象比较普遍,依靠老弱妇孺建不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也无法保证粮食安全,这就需要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与引导,需要整合落实支持农村创业创新的市场准入、财政税收、金融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此基础上,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动现代农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鼓励高校毕业生、企业主、农业科技人员等各类人才回乡创业、创新,将现代科技、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引入农村,才能留住青壮年农民力量,激发农业和农村改革的智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持续向上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区三农事业管理部副部长马士伟
  内因是根本,外因是辅助,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奔小康走上富裕路,过上美好生活,每个人都想,但是理想与现实之间,需要实干做桥梁,需要每个人都行动起来,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作为领头人的党支部一班人讲政治、讲奉献、讲规矩是基础和保障,一帮穷怕了、想过上好日子的老百姓死心塌地跟着干是根本。当前形势下,乡村振兴靠什么?靠挖人、引人、育人,挖掘高素质敢担当的党员,引进农业科技人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区三农事业管理部副部长李焱
  《塘约道路》启示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积极性,方式方法很重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是主动把握形势,发挥自身优势,勇于创新,勇于担当,积极主动,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善于抓住事物的关键,把握住细节找出因果关系。左文学把合作社改革叫“深化改革”,成立的“老年协会”等顺应形势,符合实际,很有特点,让每个村民都有责任感,共同为村庄发展出力。 “小干大困难,大干小困难,不干最困难”,从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明确破解难题的途径和方法,达成既定目标就水到渠成了,目标构建凝聚力,凝聚力就是生产力,当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是村庄发展的建设者、共享者,就愿意为之付出了。
——袁桥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李学明
  抓实宣传教育,凝聚民心是塘约村发展的基础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要发展必须凝聚人心,要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必须凝聚民心。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塘约村无论是修路还是筑坝,都是以义务工的形式进行的,从中我们体会到了群众的力量大。作为经开区,服务东部城区开发建设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一些党员干部还存在认为宣传教育工作是“虚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热爱开发区、建设开发区、奉献开发区”的宣传教育工作上,我们做的还不到位,很多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还不高。移风易俗有些工作仅停留在群众自觉的层面,村级组织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这些都是制约良好社会风气形成和凝聚民心的重要因素,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抓牢抓实。 ——袁桥镇党委委员周建勇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