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华业电气有限公司——一笔订单三亿元

□本报记者王志强本报通讯员李翔宇

  “如果一直做配套, 2017年我们公司的销售收入不是1个亿,而会是3个亿。但如果我们不转型做风能整机的话,我们公司也不会和日本企业签订单笔3.5亿元人民币的合同。”4月16日,山东华业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翟树兴说,舍弃原来的大蛋糕,他看中的是风能的更长久发展。

30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 国内唯一获欧洲认证

    坐落于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红都路的华业电气,为我区新能源产业发展添上浓重一笔。

  翟树兴名下有两家主打公司,一家是山东华业新材料有限公司,一家是山东华业电气有限公司。

  两家公司都有一个特点——新,前者是新材料,后者是新能源。

  成立于2006年的山东华业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风力发电机舱罩及叶片、碳纤维床板、轨道车辆内饰、体育健身器材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不断科技创新,已开创复合材料新时代。新材料结合新能源的“共享型新能源房车”“共享型新能源健身舱”,在资本注入的同时将迎来迅速发展。

  2010年,山东华业风能有限公司更名为山东华业电气有限公司,致力于100千瓦至500千瓦中型风力发电机和分布式多能互补微电网的研发和制造,华业电气系列风力发电机已取得IEC、 TUV、GB认证,产品销往欧洲、北美、亚洲并稳定运行多年。在国内, 300千瓦级别的风能发电产业中,山东华业电气是国内唯一取得欧洲认证的企业。

  今年春节后,每个月日本企业都会过来人与华业电气商谈合作事宜。“春节前,我们在日本东京参加行业展会,我们的风电机组因为通过欧洲认证,技术较为先进,吸引了日本企业的关注,日前,与日本一家可再生能源开发企业签订单笔订单——3年交付3.5亿人民币的产品。”翟树兴说。

引人才、重科技 转型升级分风能蛋糕

  2009年,看好风能的未来,翟树兴决定转型,从风能配件转为风能整机。

  彼时,企业发展劲头正猛,改做整机,既要舍弃每年丰厚的大利润,还要不断投资、科技创新,而且收益期也较长。“做风机配件利润丰厚,但是,比拼的是成本,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如果企业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就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还要符合趋势,站在风口,才能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风能整机不是零配件的简单组装,而是有着极高的技术要求。翟树兴总结了主要有三条,一是机械制造,二是电气制造,三是核心软件,“前两个方面还有一些基础,但是在软件方面,我们连这样的人才也没有。”

  他打出了一套组合拳,在北京成立分公司,引进人才在北京做研发,持续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技术开发,与中科院电工所等科研单位合作,同时购买德国西门子等公司的技术。

  慢慢地,躺在账户中的几千万元存款变成了贷款。但这些在外人眼中看来快要破产的困难,都没有动摇翟树兴转型的决心。

  如今,公司终于在2018年春天迎来了春天,华业目前集聚了一批行业最优秀的善经营、懂管理、有专业知识、不断追求卓越的高级人才。

  不断坚持技术创新,公司每年将投入销售利润的25%以上的资金作为研发经费,并采用符合国际最新标准要求的研发管理模式,从新品研发到产品上市实行全过程的项目管理。通过全方位最新技术的专业培训,与国内外著名新能源和新材料厂家合作进行关键技术的国际交流,以及有效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公司铸造了一支素质高、经验丰富、有极强协调精神的专业技术队伍。

强化产品质量 抢占更多国外市场

    “东部城区开发建设已经启动,借助新旧动能转换的东风,风能大有作为。”翟树兴信心满满。

  风能是因空气流做功而提供给人类的一种可利用的能量。空气流速越高,动能越大。人们可以用风车把风的动能转化为旋转的动作去推动发电机,以产生电力,方法是通过传动轴,将转子(由以空气动力推动的扇叶组成)的旋转动力传送至发电机。“从目前的技术成熟度和经济可行性来看,风能最具竞争力。从中期来看,全球风能产业的前景相当乐观,各国政府不断出台的可再生能源鼓励政策,将为该产业未来几年的迅速发展提供巨大动力。”山东华业电气市场部经理薛建成说。

  华业电气HRE系列风力发电机已取得CE设计认证,公司与国内外整机设计机构及厂家展开合作,机组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乃至英国、加拿大、意大利等欧美国家100多台套,并已稳定运行多年。在多能互补及微电网方面,公司风、光、储能技术已经完成十几个示范项目,从渤海胶东半岛到黄海苏北再到东海的南麂岛,一直到祖国的南海三沙赵述岛,已经遍布华业风电的足迹。“从提供风力发电整机到微电网再到海水淡化,我们的发展空间更大。 ”“今后我们将更加注重产品质量,从研制到工程化设计,从批量生产到过程控制,从来料检验到最终产品出厂,每一套工序都建立了严格、完整、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客户能享受到高品质的产品。同时,加大科技创新,抢占国外市场。”翟树兴说,未来几年,公司将致力于多能互补、微电网、海洋潮流能发电等新能源发电领域,力争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标杆性企业。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