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村——簸箕刘

    历史沿革
    簸箕刘的历史,要追溯到明代。自明代洪武三十年(1397年),德州砖城建成后两年,即建文元年(1399年),经历了历史上规模最大,性质最残酷的为时三年的“靖难之役。明惠帝与燕王各出兵50万在德州一带展开了殊死鏖战。惠帝为保卫德州仓储和阻止燕军南下,在城北修筑了历史上著名的“十二连营”。这场激烈而又持久的战争,造成鲁西北一带尸骨露于野,千里无人烟的悲惨局面。
    明成祖(年号永乐)继位(1403年)建都北京后,采取了从山西向山东,河北一带移民的政策,恢复发展农业生产。 1404年(永乐二年)是从山西洪洞县移民规模最大的一年,移民被官兵捆绑双手,排成长队,分别向各省、府、县解押。簸箕刘先民及其周围一些村庄的人,大多是此时前来定居的按1404年计,距今已有608年的历史了先民们来此定居前,簸箕刘有朱姓、李姓董姓、周姓人家。后来,孙姓、董姓、刘姓、姜姓、高姓、张姓、王姓、许姓等相继从各地迁徙过来。在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的繁衍之后簸箕刘形成了多姓组合村落(十五个姓氏)。虽然姓氏不同,户数不一,但他们团结、和谐,犹如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自有簸箕刘村以来,其隶属沿革,是随着上一级的行政区域的变革而变化的。有史料记载可查的自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德州规定为34里,簸箕刘隶属“依仁一里”。沿至清初,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定6乡34保,簸箕刘属正东乡一保。民国元年(1912年)德州改称德县簸箕刘隶属德县连城区。民国20年(193年),县长李树德将全县9区共编为31镇229乡,簸箕刘隶属第二区第一乡。(簸箕刘、小温庄、小申庄、十二里庄)建国后,隶属曹村区。 1957年隶属宋官屯高级农业合作社,1958年隶属先锋人民公社(曹村)1959年隶属十二里庄公社。 1964年划归陵县,隶属陵县十二里庄公社。1965年十二里庄公社与曹村公社合并,簸箕刘隶属陵县曹村公社。 1974年划规德州市(现德城区)曹村公社,一直到1984年社改乡,称宋官屯乡簸箕刘村委会。1998年开发区建区,簸”。。、,,2,箕刘隶属德州经济开发区宋官屯镇。 2003年5月划为新城建设管理办事处,称簸箕刘居委会。2008年5月,划为德州经济开发区长河街道办事处。2010年元旦,乔迁新居后,称簸箕刘·盛和景园社区,隶属德州经济开发区长河街道办事处。
    村名由来
    元朝末年,由于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日益激化,农民起义日益频繁,再加上黄河淮河多次决口,水旱蝗疫,天灾人祸,倾时而注,民不聊生,致使山东、河南、河北等中原地区田禾不收,人烟断绝,城乡荒墟。从而导致了元朝统治者的垮台。明朝建立后,洪武年间开始了大量移民。生产刚刚有所恢复,又发生了“靖难之役”,百姓称之为“燕王扫北(碑)”。战乱四年,再次加剧了中原地区地广人稀的荒凉局面。当时燕王的军队都头戴红巾,百姓称之为“红虫”,“红头苍蝇”,于是民间就有了红头苍蝇传播瘟疫,人死户绝的传说。
    当中原地区荒役兵乱之时,山西却是风调雨顺,连年丰收,社会安定,人丁兴盛,加之邻省有难民流入,使山西人口密集。晋南洪洞县又是平阳一带人口稠密之县。洪洞县地处交通要道,北达幽燕,东接齐鲁。因此明成祖即位后,便下令从洪洞移民到山东、河北一带开荒种地,发展农业生产。所以,目前住在鲁北广大地区的人们,其祖先大多数是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来的。
    先人们被捆绑双手,在官兵的逼迫下,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踏上了鲁西北平原。当时朝廷在德州没有专管机构,从山西前来的人中有几户人家被安置在德州城东小刘庄(一说朱庄无据可查)。小刘庄本来是一个不大的村子,靖难之役中大部分人家人死户绝,只有四户人家因挖了地窖躲藏,侥幸死里逃生。这四户人家是朱姓、李姓、周姓、董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的新户与这里的老住户(土著)很快融为一体,他们擦干泪水,重建家园,在这方黄土地上开始了艰辛的创业。
    清代雍正初年,村子里来了一个编簸箕的手艺人。此人姓刘,手艺好,他编的簸箕畅销四乡。脾气好,和村里人相处融洽。时间长了,村里人见他居无定所,四处漂泊,就容留他定居在村子里。从此,小刘庄就称作簸箕刘了。
    村落形成
    中国传统文化,一贯重视世代定居,崇尚祖先,留恋热爱自己的家园。然而,天灾、战乱会导致一些村落的萎缩或消失,而又会造成一些村落的形成。从历史角度看,明初,大规模向鲁西北移民是现在鲁西北村落形成的起点。明成祖即位后,把大规模移民作为一项基本政策,对于恢复农业生产,发展经济,实现社会安定,巩固封建统治起了很大的作用,但同时也给被移民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移民主要源流是山西平阳府一带(今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编者注)。洪洞县里有座广济寺,广济寺里有棵大槐树,这里便成了移民的集散地。刚开始的时候,政府贴出告示,说不愿意移民者须到大槐树下集合,于是十几万人纷纷来到大槐树下,没想到突然被告知大明皇帝有令,凡到大槐树集中者一律迁走。之后便强行登记,发给凭照,人们踏上了移民之路。据《明实录》记载,移民活动多在晚秋时节进行,此时百草凋萎,大槐树也叶落几尽,唯余满眼的老鸹窝。每当官差下令启程,先民们无不泪流满面,缓缓而行,三步一驻足,五步一回首地寻望家乡故里,越走越远,越难见到家乡景象,最后只能看到大槐树上的老鸹窝。于是,大槐树上的老鸹窝就成了记忆在移民祖先脑海中唯一的家乡标志。“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代代相传,唱了600多年的歌谣曾让多少个移民子孙留下思乡之泪,引起思恋之情。
    先民们在官兵的押解下,艰难地行走,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德州。据说来早的移民自己圈地开荒,来晚的政府发给耕地,政府还给耕牛、农具、种子,免除三年的徭役和赋税。先民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含辛茹苦坚韧顽强,脊背压弯双手磨出茧子,把一片片荒芜的土地,变成了肥沃的良田。
    先民们从山西迁来后,一般是按家族定居。一个家族在一块相对集中的地方盖房安家。如姜姓集中在村西南角,称“姜家胡同”;孙姓集中在村中,中间一条土道分开两部分,称“北院”、“南院”;周姓居住在村东部;董姓大部分集中在村西北角;朱姓与李姓集中在村西头;高姓迁来较晚(清代由河北髙庄迁来)集中在村东头。之后又有刘姓中的四支分别从陵县、齐桥、河北、东北迁来,王姓从贾庄迁来,许姓从宋官屯迁来,章姓从刁李贵迁来……。在经历了多年之后才形成一个多姓组合村落(十五个姓氏:朱、李、周、董、孙、姜、王、张、章、刘、高、许、范、贾、郑)。虽然姓氏不同,户数不一,分别居住在村子不同的位置上,但民风淳朴,大家相处和谐,就如一个大家庭,分散在天南地北创业的簸箕刘人都将这个村子称为老家或祖籍。
    现状未来
    最初的村落经过若干年的行政、经济、文化的融合交流,形成了独特的村落风貌。村中一条弯曲的大街横贯东西,通向村南、村北的是几条小路。村里有街巷、有老树、水井;街道上、院子外堆满玉米秸、棉花柴。清晨,错落有致的房屋烟囱里冒出袅袅炊烟。村外的田地里到处是勤劳的庄稼人劳动的身影。一九八四年村党支部、村委会开始村庄规划,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一个全新的村庄展现在眼前:一排排整齐的砖瓦房,两条宽敞的东西大街,前街铺柏油路,后街铺红砖路;两条街直接与村外的公路相连;村中间一条宽敞的公路穿村而过,北通三八路,南达东方红路。村街两旁龙爪槐,冬青俯仰生姿,每到夜晚,明亮的路灯下,村民们或敲锣打鼓扭秧歌儿,或坐在路灯下打扑克,久久不肯散去。
    2009年4月,为迎接第十一届全运会召开,进一步完善全运会场馆周边环境,簸箕刘整村拆迁。新村建设同步进行,集体企业"簸箕刘工贸开发公司"承揽了村庄改造开发项目,成为德州市唯一自拆自建的村庄。2010年元旦,簸箕刘居民搬进小区居住。 2012年,簸箕刘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镇”称号。今天,传统意义上的村落已经消失,一个凝聚着新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簸箕刘·盛和景园小区正在蒸蒸日上、欣欣向荣。勤劳智慧的簸箕刘人,正用自己的双手描绘更加靓丽的明天。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