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的记忆

邓吉收

又到寒冬腊月天。

在我儿时的记忆里,进入冬天,农村人取暖就是依靠做饭的大锅台,连炉子也没有。狭窄的屋子里,一家人紧紧地围坐在仍散发着余热的大锅台旁吃饭。那大锅台是与土炕相连的,一日三餐,直烧得那土炕从早到晚热乎乎的。晚饭后,大人孩子趁着炕还热乎——也是为了省点灯油,早早地睡觉。孩子多的,通腿儿睡,既暖和,还节省地方,那时是再正常不过了。

1980年,农村开始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很快农村人的日子有了起色,都陆续翻盖了房子,冬季取暖开始生炉子。那炉子其实就是一只铁皮水桶,在下面开个拳头大的洞口,上面横上铁箅子,再在水桶正中放一个炉芯儿,铁皮与炉芯儿之间的空隙填充上泥土、压实,这样,一个炉子就做成了。

那时冬季生炉子,烧的大都是散煤灰。煤灰没法直接烧,需和成煤坯子才行。和煤坯子是有讲究的:首先选一朝阳空地儿,撒上薄薄一层草木灰,然后将煤灰和黏土按3:1的比例掺和在一块,调匀,并堆成小山状,接着在煤堆上挖出一圆形的坑,慢慢倒入清水,等煤灰被水浸透后,用力搅拌均匀,再把泥状的煤灰均匀地摊在草木灰上,并用泥板压实、荡平。最后一道工序就是在柔软平坦的煤坯子上,划出网格状的格子,以便于晒干后搬运。

那时的初冬时节,几乎家家户户的院里或院外的平地上,都晾晒这么一片片网格状的煤坯子,堪称是一道初冬风景。那煤坯子虽做起来费劲,可一旦燃烧起来,还真受用,常常能拔起半拃高的蓝色火苗。它既能烧水做饭,还能暖和屋子,很受村民们的欢迎。可惜这种炉子焖不住,一过宿就灭,第二天还要重新引燃。引燃需耐心,要先把炉子搬到院子里,用麦秸或玉米皮这类可燃物引燃木条或玉米芯,等烧过一阵子,有了底火,再掰入煤坯子。约过半点钟,煤坯子才渐渐被引燃。直到这时,才把炉子搬回屋内,天天如此,幸好冬季人们有的是时间。

那些年,早饭后的村子上空,时常会升腾起一股股烟尘,不用问,十有八九是谁家正在引燃炉子。

后来时兴起了烧蜂窝煤炉,燃用煤坯子的陡然就减少了。也难怪,那蜂窝煤用夹子放入炉膛内,手干净多了;不用时,将下面插销一关,还能焖住,也省事多了。

但是,取暖无论是用煤坯子还是蜂窝煤,煤气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轻者好几天头昏脑涨,身体不适;重者一命呜呼。即使炉子上安装上了烟囱,遇上刮逆风,有时也会发生悲剧。就在20多年前,我们邻村就发生了一桩新婚之夜小两口双双煤气中毒的悲剧。

人们在吸取一个个惨痛教训的同时,也在进行着不断的革新。再后来,门类繁多的节能取暖炉、多功能豪华取暖炉纷纷上市,甚至于国家不惜投入重金生产出了环保清洁煤球。但无论怎么变,最终还是要与黑黑的煤打交道。

前几年,我曾仔细观察过邻居那较昂贵的取暖炉,除炉子体量大许多,别无新奇之处。炉房内,四周墙壁和地面上,被熏得到处是黑乎乎的,并且一个冬季要烧掉几吨煤,一般农户颇有点吃不消。

如今的农村,燃气壁挂炉走进了千家万户,温暖如春的客厅里,原来各式各样的取暖炉具已不见踪影。燃气壁挂炉既暖和又干净、方便而又环保,这是以前连做梦都想不到的。它彻底改变了取暖烧煤的历史,在乡村振兴的史册上,将留下闪光的一页。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