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田野

马玉凤

初夏,习习的凉风拂在脸上,让人好惬意啊。我沿着宽阔的柏油路,来到郊外田野。放眼望去,无边无际的麦田,像绿色的海洋,碧波荡漾,蕴含着丰收的希望。

麦田与蓝天交会的地方,是错落有致的大白杨,郁郁葱葱,环抱着秀美的小村庄。高高耸立的风力发电机,三个长长的扇页在微风里缓缓地转动,仿佛向田野上的人们招手致意。飞防作业的遥控无人机,在麦田上往返飞翔,给小麦补充着丰富的营养……

如果,你是一个专业摄影师,来到这充满魅力的田野上,随便按一下快门,就是一幅精美绝伦的摄影作品。如果去参赛,说不定能拿大奖呢。

田野上的小麦已进入灌浆期。节气不等人,“小满”将至,离小麦收获的“芒种”只剩20多天了,时间过得真快啊!

绿荫遮蔽的桥头上,坐着七八个中老年村民,从容悠闲,侃侃而谈。侧耳倾听,正谈论着国际、国内大事:俄乌冲突对粮食价格的冲击;南方的小麦正在收割;个别地方高价收购青小麦作饲料,已被有关部门明令禁止……我不由心生感慨:新时代的农民正被时代的浪潮刷新着,多数村民用上了智能手机,大事小情,在手机上一览无余。更有一部分年轻农民,用上了平板电脑,在互联网上学习各种农业科技。农民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质,有了质的提升和改变……

“天凉收麦子。今年的小麦产量肯定不低。你们看看,麦穗10厘米长,包穗的旗叶也又宽又长!”一个年长大叔的经验之谈打断了我的思绪。我连忙走进麦田,仔细察看,果然如此啊,哈哈,这都是丰收的昭示啊!去年的小麦已经很高产,今年的亩产量再创佳绩,我兴奋不已,心潮开始奔流不息。

追溯农民种麦、收麦的历史,真是用辛苦和汗水书写的记忆。60年前,祖辈的人种麦收麦,全凭两条腿和一双手,忙碌半年,亩产量只有二百多斤,全靠吃粗粮野菜艰难度日。50年前,父辈们在生产队种麦收麦,虽然有了一件两件的机械帮忙,但还是以人力为主,辛苦劳累换来的只有亩产四五百斤的产量。30年前,我们这一代农民,收麦轧麦已经基本普及了拖拉机和脱粒机,可是,抖麦、翻麦、堆麦、扬麦等,这些琐碎的工序还是要人工操作,一场麦收下来,人们累得筋疲力尽,每亩八九百斤的产量,已经让人们非常欣喜。

如今,小麦亩产量已达到一千三四百斤,联合收割机收获完毕,麦粒直接拉到粮食收购点售卖。站在地头打个电话,销售农资的工作人员,直接把化肥种子送到地里。播种机把玉米种耩进地里,“小农水”灌溉之后,整个夏收夏种工作便宣告结束。农民从以往繁忙劳累的麦收耕种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外出打工,或者通过网络平台上搞多种经营。随着农业种植由机械化向智能化一步步迈进,现代农民那真是生活在蜜罐里了。

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惠农政策,春风化雨,改写了农民两千多年来种地纳粮的悠久历史。现在种地不仅不交“皇粮国税”,政府还给种田农民各种优惠补贴和助农支持,这是史无前例的撼世之举啊。农民的幸福生活真是“吃着甘蔗上楼”——步步高、节节甜!党和政府的恩情,永远镌刻在我们亿万农民群众的心坎上。

桥上的乡亲们还在谈古论今,桥下的河水静静地流淌。我捡起一颗小石头投入到河水中,一圈圈涟漪层层散开来,恰如我的心中,幸福的波纹也在欢快地荡漾。今年又是丰收年啊!我感慨着!

我深爱这凝聚着希望,充满着幸福的五月的田野!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