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祖父

□鹿伦琼

我坐上乡村公交车,在通往故乡的路上。蒙蒙细雨,涂抹着村路两边的杨树。若隐若现的村舍,绿茵茵的田野,清亮亮的水塘,构成一幅高雅的水墨画。

祖父离开我们已经有四十个年头,可他的话语还如这春雨一样清新,他的笑容还如这春波一般温馨。年年清明,都给祖父扫墓,庄重肃穆里,总是想起祖父深沉的呵护,亲切的关怀。

还记得祖父在夏夜晚风里讲民间故事的情景,绘声绘色,让我们陶醉其中,让真善美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萌芽;还记得祖父在夏日池塘边,手搭凉棚观望我们游泳的身影,他在水塘的深坑位置插了竹竿,阻止我们“陷入绝境”;还记得祖父在我们四五岁时,就教我们识字,那诲人不倦的态度,鼓励我们朗读唐诗宋词,让我感受爱国的情怀。

新式扫墓,不烧纸钱。我们手捧鲜花,缅怀祖父。默哀、鞠躬,借以表达对他感恩之情,感恩是美好的情愫。扫墓是血脉相连的亲情联络的一种最好方式,也是我们民族精神文化的一种传承。此时,我仿佛看到祖父弯着腰挥舞镰刀在吃力地割麦,背心上似抹了一层盐。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情也浮现在眼前:那时我还没有八仙桌子高,祖父和一位在水利部门工作的干部下棋,我踮着脚看他们争楚河汉界,祖父摸着我的头,夸我认识字了,那个干部非常吃惊,拿出一个“士”字让我认,我不假思索地说“干”,干部大笑不止,我羞得满脸发红,眼泪掉下来了。祖父说:“你没有读错,你读得对!凡事都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就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无论沧海桑田、人世更迭,祖父的教诲随着血脉传承穿越时光,还久久印在我心底的。作为一个老师的我,以及祖父后辈里的十几个老师,都受益匪浅。年年清明,今又清明,我们总是带着感恩的心来扫墓。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