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农家灶台


  过日子,家家离不开生火做饭。
  上世纪60年代,人们还延续着古老的生活方式,农村灶膛通常清一色地用柴草。家家户户垒一个大灶台,妇女们下地干活,不管多劳累,一回到家还要点火做饭。灶台冒出的烟熏黑了屋子,熏黑了妇女们的脸,使她们过早地显得苍老。夏天蹲在灶台边烧火,酷热难耐,汗水淋漓。到了冬天倒很享受,除了暖和还可以拿几块红薯埋在灶膛里,等香味出来把红薯扒出,焦黄香甜,是难得的美食。
  烧火不容易,获取燃料就更难了。那时候,几岁的孩子就懂得柴草的珍贵。到了秋天树叶落下后,大家就会拿一根铁丝弯成钩儿,跟在大人身后到杨树下穿树叶儿,把穿成串儿的树叶拿回家,放到院子里晒干备用。每当队里分玉米秸秆,孩子们就跟到田里用镐头敲掉根上的泥土,以减轻重量,然后拿个耙子搂地上的叶子,再用线线草捆成小捆儿带回家。
  秋天过后,树叶都黄了,最怕夜里突然刮起大风。因为一刮大风就得跟妈妈一起,带上耙子、口袋赶紧去搂树叶。从暖烘烘的被窝里爬起来,立马走进寒风里,浑身抖个不停,牙齿也打颤。哆哆嗦嗦地搂满几袋树叶后,等爸爸推来单轱辘小车运回家。
  冬天,我们一群孩子到七八里地外的大洼里拾各种植物的根(我们叫扎子),每人背个大筐,带一个小镐头,遍地里寻找人们落下的芝麻扎子、谷扎子、高粱扎子。只要从土里露出一个小尖尖,我们就用镐头对准一镐下去,把它刨出来,然后敲掉泥土装到筐里。有时小伙伴们忘了任务,不由自主地玩耍起来,互相打闹,玩儿我们那个时代的各种游戏,比如摔跤、扛腿、掏鸟窝。我不敢怠慢,因为哥哥参军,姐姐在村地毯厂上班,我必须多拾柴供家里做饭取暖用。即使我不参与,看着伙伴们嬉戏,我也跟着笑。那苦中寻到的乐趣,至今还深深地印在脑海里。
  该回家了,最令人发怵的活计摆在眼前。背着满满的一筐湿柴,顺着小土路往回走。七八里路程,越走越累,又渴又饿。到了半路歇一会儿,然后继续走,到家后已经满身是汗,放下筐被风一吹,感觉透心凉。
  上世纪70年代初,人们有的添置了煤炉,有的自己做,用破铁桶改造成。那时只能买到煤面儿,然后掺土和成煤泥,在院子切成小方块儿,一个一个地用手搓成煤球儿,每天早晨在院子里把煤炉点燃,不再冒烟后放回屋里,在上面炒菜方便多了。有时人们从外边冻透了,回到屋里坐在火炉边烤火,觉得极其幸福。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各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改善。先富起来的人从城里买来煤气灶、一个大煤气罐,炒菜做饭更方便了。 20世纪初,煤气灶已成为城市大部分和农村部分家庭的标配。
  如今燃气管道直接通到各村各户,烟熏火燎的做饭时代已成为过去式。燃气公司如今还推出一项手机缴费业务,连跑腿的麻烦都省了。
  随着各行各业的迅速发展,人们也用上了各种电锅,做饭又快又好吃,把妇女们彻底从灶台边解放出来。
□金英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