簸箕刘的前世今生


  长河街道簸箕刘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
  明建文元年的“靖难之役”,被百姓称之为“燕王扫北(碑)”。战乱四年,加剧了中原地区地广人稀的荒凉局面。明成祖即位后,下令从人丁兴盛的山西洪洞移民到山东、河北一带开荒种地,发展农业。其中几户人家被安置在德州城东小刘庄,自此和当地的四户人家(朱姓、李姓、周姓、董姓)在这方黄土地上开始了艰辛的创业。
  清雍正初年,村子里来了一个编簸箕的刘姓手艺人。因为手艺好,簸箕出名,四里八乡都来买簸箕,久而久之,人们就习惯把小刘庄叫簸箕刘了。
  簸箕刘村内有一条东西大街。从西向东走,一进村西头,路北有一座关帝庙。继续向东走,在村子东半部路北有一个南北方向的长方形海子,称东海子。东海子南头有一座道观,叫万法观。沿着大街继续东行,道路逐渐狭窄弯曲,且渐渐弯向村东北方向。村东北角有一高台,高台上有一座土地庙。这条弯弯的小路从土地庙南边绕过,通向一条东西方向的道沟至村外。
  直至上世纪60年代,簸箕刘村中南部仍保留着古代建筑万法观。据村中老人回忆,万法观大门朝南,门楼高约4米,两扇朱漆大门。门楼之上悬挂一横匾,写着“万法观”三个鎏金大字,正楷字遒劲有力。
  拾阶而上,进大门便见一座高大的影壁,影壁后有一座小殿,内有一神像面朝门拱手而立。大门左边设一钟楼,其上悬挂一口大钟。每逢初一、十五,值班道士撞钟,钟声洪亮悠扬,萦绕在村子上空。彼时,村里及四外八村的善男信女便来进香。
  院内两条蓝砖铺成的甬道,一条通向东大殿,一条通向西大殿。
  东大殿供奉真武帝君泥塑坐像一尊。雕梁画柱,气氛庄严。蓝砖石灰砌成,灰色小瓦盖顶,飞檐、前出厦。殿门为四开门,左右窗各一,厦子下两根粗木柱。门、窗、柱皆油红漆。门东侧厦子下立一石碑。其上刻曾为修建万法观布施的施主姓名。正殿两边为陪殿,是供道人做烧香、烧纸、上供等准备工作或稍事休息的场所。大殿内墙壁上绘彩色壁画,人物栩栩如生。
  西大殿结构与东大殿相似,殿内供奉观世音菩萨泥塑像一尊,面南背北,为坐像。其身后还有一尊观世音塑像,面北背南,称为“倒坐观音”。
  光阴荏苒,时光如梭。历史的时针推移到上世纪70年代,万法观消失了。现如今已成为老年人的“回忆”、年轻人的“传说”。
  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饮用水井,簸箕刘村西、村中、村东各有一口。每天清晨,男人们提上几桶清澈的井水挑回家。由于水井在地下四五米深,冬天水面不结冰反而冒着腾腾的热气,夏天却冰凉清爽,几口甘甜的井水喝下去沁人心脾。神奇的老井,不管白天人们用去多少水,过了一个夜晚井水又会涨到原来的位置。井底的泉眼总是不知疲倦地涌出泉水。
  每逢大年三十早晨,男人们早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水缸挑满井水。长辈们都说,这是抢财,水缸里满了水,粮囤里就会满了粮。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交通条件及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存在于老年人意识中的簸箕刘模样已成为历史,旧的村庄已成为一种梦中的记忆。
  2009年,簸箕刘整村拆迁;2010年元旦,居民搬进小区。如今,簸箕刘有自己的村集体企业,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全国文明村。 (整理于春芝)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