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子与德州(二)

董子与德州的渊源
    称董子为德州乡贤并无不当。
    现在社会上有不少人对董仲舒是德州人有怀疑,这主要和近些年个别地方争抢文化名人的错误导向有关。如果说董仲舒与德州没有关系,那么我们近千年来的尊董祭董就没有支撑了。按史书记载,不仅董子历史上就是德州人,而且连董子生人的景县广川镇,也曾长时间与德州区域同为一个县。在认定董仲舒是不是德州人的问题上,不能受现在行政区划的束缚。
    明嘉靖、万历、天启《德州志》,一直到清康熙、乾隆《德州志》、民国《德县志》,均将董仲舒作为德州乡贤或大儒记入志书,但光绪年间成书的《德州乡土志》却不承认董仲舒为德州人。《德州乡土志·耆旧录》:“按州志谓:晋鬲县,隋唐长河,宋金将陵,皆僻陋,稽之史册,旁求众说,惟汉东方朔疑是今德州人外,此更无可纪。”编纂《德州乡土志》时,以董仲舒后裔自称的董瑶琳,还是编纂委员会成员之一。但到他主编《德县志》时,就恢复了康熙、乾隆《德州志》的做法,记成“大儒”。东方朔是在乾隆《德州志》中,加了一个附记,到民国《德县志》时就正式被记录为德州先贤。
    董仲舒到底是不是德州人?董子读书台是不是董子当年读书求学的地方?解开这个疑问的关键是弄清隋朝“广川县”的重置与东迁。值得注意的是,汉代还没有大运河,当时广川县界包括今德州城区,但广川县城并不在此。隋代重置的广川县,县城应在今宋官屯傅庄附近(方山为证),新建的广川县城将原汉代广川县城的一些重要景观自然要恢复起来。这可能就是德州董子读书台的来历。《旧唐书》卷四十三《地理志二》:“长河,汉广川县,属信都国,后废。隋于旧广川县东八十里置新县,今治是也。寻改为长河县。为水所坏。元和四年(809)十月,移就白桥。于永济河西岸置县,东去故城13里。十年(815),又置河东小壶城。 ”也就是说,隋代长河县在汉代广川县东80里,初名广川县,后为避隋炀帝杨广之讳,而更名为长河县。唐元和四年(809),因广川县城被大水所毁,县治移至永济渠西岸。元和十年(815),再将县治移至永济渠东岸小壶城,即今天德城区的位置。
    又田雯《长河志籍考》载:“读书台,昔人于学宫东庑下掘地得石,曰‘董子读书台’。按董子,广川人。德州者,唐元和十年(815)所徙之长河县,汉信都国之广川县也。夫汉之所谓广川者大矣,有城郭焉,有郊垧(郊外)焉。百里之内,正值其地,或即董生下帷处,按图考碣,适相符契矣。田雯评论道:读书台者,董子下帷之所也。原其东望长乐,西临广川,蓨县错齿于安陵,长河同源夫德水。”因此,弄清德州与广川、长河县关系的关键在于弄清黄河故道的位置。黄河在历史上29次大迁徙,小的迁徙不可计数。每一次河道变迁都影响到区划调整。因为中国历来都是以山川为行政区划的分界线,山是山顶;河是河中心。黄河仅在德州区域的故道就有屯氏河、徒骇河、马颊河、漳卫新河、鬲津河等,都曾是黄河故道。还有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德城黄河涯、临邑红坛寺公园,都是利用黄河故道所建的。在西汉时期,特别是董仲舒与东方朔生活的年代,黄河是在今天的大雁岛那里的减河,德州应属于当时广川县的一部分。
    我还有另外的思考,就是董仲舒与东方朔的关系可以反映出那时候黄河故道的位置。董仲舒与东方朔都是汉武帝时期人,一个是新儒学的创始人,一个是信奉道家的文人学士;一个是现在的景县人,一个是现在的陵城区人,虽然地理位置仅隔五六十公里,但他们并没有因老家地近而认过老乡。
    董仲舒生于公元前179年,卒于公元前104年,活了75岁;东方朔生于公元前161年,比董仲舒小18岁,卒于公元前93年,活了68岁。已知东方朔22岁出仕,加上比董仲舒小的那18岁,也就是说他们有可能接触的时间为28年。他们没有以老乡而论的原因,就是黄河天堑的阻隔,使这两位历史名人始终处在不同的行政区划的分割之中。那时的黄河就在今天的大雁岛西邻的减河,现在的德州区域属汉广川地,减河东即为西汉平原郡的厌次县地。
□张明福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