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四方英才 聚创新动力

——天衢新区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253人,数量居全市第二

英才家园人才公寓

山东奥冠公司德国专家指导生产

记者李榕通讯员苏杰石红红

38岁的叶林是山东有研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的技术骨干,2019年他和200余名掌握核心技术的骨干员工从北京西城区来到天衢新区。他最初顾虑很大,如今,他在德州安家了,幸福感倍增,干劲儿更足了。

在新区,像叶林一样的人才有很多,他们被这所城市,更多的是被城市的产业、科研等资源吸引,属意城市的发展前景,扎根这所城市,在付出与收获中创造价值。

广聚四方英才,汇集发展动力。多年来,天衢新区始终坚持敞开怀抱广纳四方英才,做人才的避风港、圆梦地,全力实现城市与人才的双向奔赴。今年我区新增各类人才3000余人,目前全区集聚市级以上高层次人才1253人,数量居全市第二。

多维赋能 集聚高端人才

11月7日,位于天衢新区的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德州“一院一基地一园区”项目办公区,18号楼前“前沿交叉学科学院”的牌子熠熠生辉。室内,齐鲁工业大学国家级人才团队骨干成员杨云军和团队人员正在忙着做课题实验。

“每周一半的时间在齐鲁工大长清校区授课,一半的时间在新区进行项目研发,已经习惯了济南、德州两地奔波。”杨云军说,团队主要进行环境污染处理方向的研究工作,先后与德州乡盛食品、山东德源食品、山东还原新材料、德州油普环保等多家企业深度合作。

眼下,杨云军正在进行新型、高效的灭菌技术和保鲜技术的研发。“因食品保鲜而导致的销售半径较小等问题,成为德州扒鸡‘破圈’的首要难题。”为此,杨云军团队有针对性地开发食品领域专用的“高浓度臭氧水、高浓度等离子氢水制备技术及拉曼全定量分析技术”,破解扒鸡保鲜难题。“目前,该项技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们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将该技术吸收转化,进而形成行业标准。”杨云军说。

不只是杨云军,自德州“一院一基地一园区”项目落户新区以来,采用“大科学家+核心研究团队”的方式引进人才,目前已有肖加奇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带领的7个研发团队、9个项目、百余名科研人员顺利入驻,已与10余家企业达成产学研合作意向,涉及生物制药、高端设备制造、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等多个产业。

主动作为,借助平台让更多人才集聚新区,这样的生动事例越来越多。山东奥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新区一家专注于研发和生产锂电池的企业,产品出口到欧洲、非洲、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

“借助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平台,企业引来了2名博士后,目前正进行第二代钠离子电池产品的技术攻关。”该公司副总经理孙浩说,目前公司设有国家级CNAS检测中心,拥有一支由德国专家领衔的技术团队,与中国工程院、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正是得益于高端人才的引进,企业才能不断实现创新发展。今年前三季度,企业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60%。”孙浩说。

近年来,天衢新区立足国家所需、新区所能、发展所向,着力构建多维度、高能级平台吸引高端人才汇集。其中,依托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德州“一院一基地一园区”等重点平台,吸引500余名博士及以上的高层人才落户;瞄准全区电子信息等6大主导产业,建成院士工作站1家、博士后平台9家,建立中机寰宇等企业就业见习实践基地20余个,形成人才集聚“强磁场”。

外引内育 推进“四链”融合

招揽人才,平台和策略缺一不可。

2月28日,“德州天衢新区驻京人才联络处”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依托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市驻京人才飞地),新区定期梳理发布人才项目需求,定点组织供需对接推介,促进项目落地精准匹配。

新区紧邻京津冀,背靠省会经济圈,在享受着交通区位优势的同时,也面临着创新资源短缺、人才“虹吸”外流的现实问题,在推进“四链”深度融合上显得有心无力、阻碍重重。

对此,德州乡盛食品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监丁艳文深有体会。作为一家专注于鸡肉食品研发、生产、销售的知名食品企业,乡盛食品极其注重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但最大的发展痛点是高精尖人才紧缺。“我们于今年年初入驻‘北京人才飞地’,通过平台对接,招引了研发、用户管理等方面人员,破解了人才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丁艳文说,以研发人员为例,这部分人员无须来德州,可在北京完成技术、产品等项目立项,在德州实现项目落地、转化,实现了人才便捷生活、自由流动。

类似的合作,在我区并不鲜见。天衢新区充分利用德州(北京)协同创新中心的特殊区位优势,吸引区内奥链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德州恒力电机有限公司、山东伯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入驻,有效推动高校院所与企业间科创资源、产业要素的双向链接;依托“德州天衢新区驻京人才联络处”,组织开展了5次“京德直通车”天衢专场对接活动,定向对接人才项目26家,推动山东浩笙微电子有限公司、山东德瓷半导体新材料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在新区注册落地。

人才既要外引,更要内育。新区依托丰富的职教资源,采用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通过共建实训基地,探索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

“该实训基地由我们与扬州杰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建立,是名副其实的‘校中厂’。”德州理工职业学院副院长刘建波介绍,扬杰电子是国内少数集半导体分立器件芯片设计制造、器件封装测试等产业链垂直一体化(IDM)的杰出厂商,该实训基地位于19号教学楼一至三楼,由校方提供场地,双方整合师资、设备等资源共同打造,场地面积8000余平方米,计划建设5条产线,每年可为300名学生提供实训机会。

眼下,新区以“名企+名校”的方式,探索产教融合、合作育人新路径,已蔚然成风。目前,全区大中专院校建有快速成型技术、工业机器人控制等310个实验实训室和400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产学研”一体转化。

厚植沃土 打造人才高地

政策,让人才“近悦远来”;服务,则让人才“宾至如归”。如何让人才从“流入”变“留下”,新区有自己的妙招。

“新区的创业氛围很好,不管是产业前景、企业活力,还是城市面貌、生活气息,都挺吸引人。”德州深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焦文华是山东省重点人才工程人选,属于山东省高层次人才。7年前,他将企业落户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作为高层次人才,焦文华申领了“山东惠才卡”,凭借这张卡,他可以享受签证、居留、事业单位招聘、职称评聘、薪酬福利、住房、子女入学、企业注册等29项绿色通道服务,他“留在新区”的想法也越来越深。

像焦文华一样,新区有48名高层次人才领到了“惠才卡”,他们分别是高端装备、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的专家。此外,新区建立了人才服务“合伙人”制度,公开招募27家单位,成为全区首批人才服务“合伙人”,内容涉及科技成果转化、商超购物、健身旅游、汽车消费等服务产品,解决人才服务个性化需求。

“温度”不止于此。新区还通过创造多种供给,提升综合性人才环境和人才成长生态,满足各类人才的生活、精神需求。

人才安居保障工程便是新区对人才“诚意”的一部分。眼下,新区构建形成了产权型住房、租赁型公寓、商业化酒店、货币化补贴“四位一体”人才住房保障体系。其中,已为山东有研提供东城茗筑人才公寓20套;服务360名人才入住小翟庄人才公寓;在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人才公寓实行酒店化运营,高层次人才凭身份证免费即来即住;天衢新区英才家园人才公寓10月竣工,可满足周边企业大学生的入住需求。

此外,天衢新区设立了区级人才科技专项资金,今年以来支出超过1亿元;为招引企业提供外地人才交通补助,仅有研一家就发放了600万元;发放人才安家补贴850余万元、大学生就业创业生活补贴近70万元;成立外地人才生活品质提升工作专班,改善生活、休闲、体育、医疗等配套设施。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眼下的新区,全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尊贤重才的“新区故事”还在续写。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