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积分激发志愿服务大能量

志愿者用积分换购商品

德州新闻网讯(王金刚韩哲)“每天抽空参加几项志愿活动,没想到兑换了这么多东西,以后要拉上左邻右舍一起来做。”近期,长河街道星凯社区志愿者韩娟拿着一张特殊存单来到服务中心,用志愿服务积分兑换了色拉油、洗衣液、牙膏等日用品。

韩娟用积分兑换日用品是我区推动基层治理的缩影。今年以来,我区积极引导基层单元结合自身特点从制度层面创新治理模式,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搭建“奉献社区、服务居民、创先争优”志愿活动平台,用小积分激发了社区治理大能量。

金河社区的积分银行项目于今年3月份启动试行,建立奖励制度,设置志愿服务能量手册,志愿者在完成相应事项后存入个人积分。“我们遵循‘标准量化积分、标杆引导管理和奖优罚劣制度’等基本原则,从素质提升、家风培育、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设置积分标准。”金河社区党总支书记阎攀 攀介绍。

积分的设置也有讲究,在金河社区方案中,志愿者积一分相当于存入一元钱,积累后可随时用来购买所需物品。此前,社区已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两家综合性商超作为爱心兑换场所,物品种类丰富,质量达到相关标准。同时,积分评定按时公布,奖惩及时兑现,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确保积分评定、记录、兑现公平公正公开。

有了甜头,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了志愿服务的队伍。翻开志愿账本可以看到,疫情防控、垃圾清扫、宣传活动等身边小事都能获得积分。居民“储蓄”积分,可以到爱心超市换取日用品,随着积分银行制度日趋完善,使用积分兑换理发、送餐、陪诊等助老为老服务也提上日程。每到年底,社区会根据积分进行评选,物质奖励、精神激励、服务鼓励多措并举,提高了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

“积分银行让群众既有面子又得实惠,大家比着干、争着干、自觉干,实现精神文明与物质奖励双提升,充分调动了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阎攀攀表示,借助这项创新制度,对获积分的居民家庭,积分可兑换实物和服务。后期,还会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先进事迹推广与典型经验宣传,在评先树优、就业推荐、奖励扶持等方面,也有了考量标准。

目前,全区以志愿积分银行等模式为载体,让基层难题在多元共治中得到化解,极大焕发了基层治理活力。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