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小学坚持“追求卓越,敢为人先”的办学理念,推进课程改革、教师成长和家校合作——精彩,在特色教育中绽放

长河小学举办校园足球对抗赛

  北京外国语大学外研社英语特色示范学校、全国新学校研究实验学校、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校……在长河小学的荣誉室里,近百块荣誉匾牌引人注目。回想建校之初,校长王冰感慨万千:当时只有1000平方米的三层单面小楼,资金不足、教师不够、设施不全,学校连个像样的操场都没有。 9年过去了,长河小学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有教职工90余人、学生2000余人,校园里不仅有宽敞明亮的校舍、铺着草坪和塑胶跑道的操场,还有多个多媒体教学平台。
  从名不见经传到声名远扬,长河小学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2010年,我们搬入位于东风东路北侧的新址后,开发区投资4000多万元升级学校软硬件,学校进入快速发展期。 ”7月2日,王冰说,学校以培养“合格加专长”的教师、“全面加特长”的学生,办“规范加特色”的学校为目标,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探索教师团队建设的多种路径,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成为开发区教育百花园中颇具特色的一支。
教学改革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
“大家认为学习小数乘除法中,什么最重要?”“我不赞成你的观点。”……在讲台上说这些话的可不是数学老师,而是老师随机抽选的一名学生。
  原来这是长河小学实施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他们通过“目标导学、微课助学、自学检测、进阶作业、合作探究、评价点拨”等几个环节牢牢将学生吸引在学习之中,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认真学习的品质和深入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在翻转课堂内,昔日“高高在上”的教师坐到了学生中间,而学生担任课堂的主角,师生和谐互助,深度研讨学习。“这样的课堂不仅提升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引导我们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彼此合作。 ”五年级五班学生范熊宇说。
  去年9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又升级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一块电子白板、师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一套及时反馈系统……数字化的教学环境,让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实现了紧密融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更高了。“不当教书匠,要当教育家。 ”这是王冰的口头禅。为了打造一支教育家型的教师团队,激发全体教师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长河小学不断加大教师培养力度,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定期邀请名师、专家来校作报告、上观摩课,近距离指导课堂教学,组织教师赴全国各地参加教师培训、教学优质课观摩、专家讲座等活动。学校同时实施校本培训,每周进行一次常规学习与培训,组织教师观看光盘、开展教材研读、撰写教育案例和教学反思、集体备课、同课异构、磨课等活动。推进教师读书工程,定期给老师买书,订阅教育类报刊杂志,定期召开“读书论坛”。“翻转课堂本着‘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充分落实‘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通过师生角色的重塑,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 ”长河小学副校长杜敏说。“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师是基石的奠基者,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王冰认为,课堂模式的不断创新,是长河小学打造教育家型教师队伍、教师积极践行新教学理念的最好印证。
因人施教尊重个性,全面发展
  足球场上,每个小运动员都勇争第一,在阳光的照耀下,汗水虽然浸湿了球衣,但他们的笑容却灿烂充实;美术拓展班,每位小艺术家都在用自己手中的画笔描绘着五彩斑斓的世界,每一件作品都展现了孩子们的童心、童趣;校园中,有穿着汉服轻轻拨动古筝琴弦的女同学,还有一招一式认真学习跆拳道的男同学,以及耐心指挥腰鼓队演奏的老师……在长河小学,这样和谐美丽的场景令人动容,随处可见。“课程就像是学校给孩子健康成长提供的营养菜单,如果营养搭配不好或质量不高,就会导致孩子营养失衡。”王冰说,长河小学将“尊重个性,全面发展”作为课程设置的原则,推进课程改革,满足孩子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长河小学是德州市第一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每位老师、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足球,每天上午课间,他们在优美的音乐中进行课间足球训练。学校分低段、高段成立了两个足球校队,每周进行系统训练,按计划开展足球比赛。同时,学校和台湾智高集团合作,建立了创客教室,引导学生尽情地发挥巧思创意,动手学经验,玩中长知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开设了陶艺课和烹饪课,以课程主题为引领,学生们展开美妙的想象,凭借自己灵巧的手,创作出一幅幅生动形象、贴近生活的作品;开办了书法、围棋、架子鼓、舞蹈、笛子、武术、军乐队等30多个社团,每年举行文化艺术节、体育艺术节、读书节、主题书画展、军训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广阔舞台。
  近年来,长河小学学生在德州市校园“金话筒”、“六一”国际儿童节庆祝活动、首届中小学校园英语戏剧节,开发区春季运动会、春节文艺晚会和庆“六一”素质教育成果展等多项活动中表现突出。“教育公平不是单纯硬件上的公平,真正的公平在教室里、课堂上,体现在学生的培养方向和成长轨迹中。抛开拔苗助长的应试教育思维,我们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认真对待每个学生,听取学生和家长的心声,并因人施教,这才是教育的公平。长河小学能有今天的成绩,就是因为我们的学校和老师做到了。 ”王冰说,一所学校的发展不是管理者一个人的功劳簿,而是一群人的奋斗史。
家校携手
  从教育“旁观者”变成“合伙人”
“您好,请问这是陈保英的家吗?我是孩子的班主任李景瑞,想和您聊一聊孩子的情况……”6月15日,六年级二班老师李景瑞走进学生崔北辰家里,与学生家长细致、深入地交流学生学习、生活上遇到的问题。
  “家访前,各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全员培训,让全体教师都明确家访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并做好备课工作,对被访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做到有的放矢,真正达到学校、家长拧成一股绳,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标。”王冰说。
  “经常有家长表示把孩子交给老师就放心了,对此我很担心,因为这些家长忘记了自己也是教育者。”王冰表示,教师需要影响、改变、转化的对象,不只有班里的学生,还有学生背后的家长。长期以来,长河小学非常重视家校合作,致力于把家长从教育“旁观者”变成“合伙人”。为此他们实施了“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品行习惯的养成研究”“基于家校合作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创新研究”“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等多项相关省市级课题。
  6月17日下午5点,在长河小学每周一例行举办的为期1个小时的家长教育指导课堂上,参加学习的家长们认真观看,并及时做好记录,期间没有一个家长离开。
  为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长河小学根据家长需求,设计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家长成长课程。定期聘请知名教育专家、心理专家入校为家长作报告,解答家长的困惑,传授先进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方法,同时购买各种网络课程,为他们提供各种专题知识讲座。班主任利用家长会为家长推荐好书,请家长走进课堂讲述育子心得以及遇到的困难,大家共同讨论,形成人人发言、群策群力的局面,带动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
  “家校合作是实现高质量学校教育和良好家庭教育的纽带,相信我们家校携手,能给孩子的成长插上更丰满的羽翼,为他们的未来护航。 ”王冰说。
□本报记者赵治红本报通讯员孙贤李春娜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