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心“红马甲”文明风景线

 

志愿者骑行宣传迎复审

志愿开发区建设启动一年多来,逐渐完善“3+N”体系,志愿服务趋向专业化、制度化——

□本报记者王志强本报通讯员孙贤

8月28日上午,经开区管委会三楼文明办的办公室内,志愿服务中心主任董运正在总结我区志愿服务工作。在她的电脑桌面上,有一系列关于志愿服务的文件——《关于建设志愿开发区的实施意见》《社区志愿者管理制度》等。“从去年6月到现在,开发区的志愿服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注册志愿者已经达到6000余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时,他们统一身着红马甲,在促进城市文明、迎复审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董运说,“红马甲”正擦亮经开区文明名片。

从“游击队”到“正规军”

志愿服务趋向专业化、制度化

“我一点也不老,我有时间有精力,能教舞蹈能修家电,还能发展志愿者。 ”8月初,董运到嘉诚东郡小区做志愿服务调研时,一位60多岁的李姓老人对于志愿服务的热情写在脸上——参加志愿服务让他发挥了余热、丰富了退休生活,自我价值得以实现。

而在一年前,经开区刚开展志愿开发区宣传活动时,面对招募志愿者的宣传,包括李姓老人在内的一些人却是另外一种态度:“我这么大岁数了,服务不动了,不好意思,我不当志愿者。 ”

从不想加入,到成为志愿者骨干,并主动发动其他居民加入志愿者队伍,李姓老人的这一转变,是经开区志愿服务发展的一个缩影。

2017年6月,随着《关于建设志愿开发区的实施意见》的出台,我区志愿服务活动正式拉开了帷幕。“目的是持续深化‘我文明德州文明’主题实践活动,将志愿者精神深入贯彻到全区干部群众中,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经开区宣传部(统战部)副部长杨玉红说。

在此之前,我区志愿者缺乏规范管理、缺少专业人才,有些零散的志愿者犹如“游击队”,未能起到志愿服务的理想效果。

“加大宣传,形成制度,并成立了开发区志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活动实行积分制度,根据参加志愿活动的时间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德州东西方社会服务发展中心项目主管蓝天池介绍。

经开区本着“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的原则,通过招投标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今年4月引入德州市东西方社工项目团队,建立起科学的志愿者管理机制和服务平台。

“现在志愿服务活动都会在网站上申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会统一着装,每个活动都会存档,这是以前的志愿活动都没有的,感觉从‘游击队’成了‘正规军’。 ”志愿者李春梅说。

目前,我区在微信及网站平台实名注册志愿者有6000余人,由于开展志愿服务时,他们身着统一的红马甲,我区的街头巷尾时常可见这一抹别样的红色。

7月份开展志愿活动43场

迎复审活动占了一大半

8月22日,途经刘集社区沿街门市,身着红马甲的29岁的王保振拿出手机扫描社工提前打印出来的活动二维码,手机显示出“志愿开发区”系统“活动招募”的开始页面,点击进入后,“彻底清理小区卫生,助力创卫复审”活动开始计时。身边的“红马甲”陆续开始同样的操作后,纷纷拿起扫把、铁锹,开始了志愿服务活动。

“今年,我区建设了志愿服务开发区网络和公众号,开展志愿服务前,经由志愿者团队调研、策划后,由团队负责人网上提交申请,志愿者服务中心通过后,志愿开发区网络系统自动生成二维码,群众可扫描二维码开展活动,系统自动记录时长。”宋官屯镇十二里庄志愿者团队负责人张文惠说。

据介绍,截至目前,志愿者们在全区范围内已开展专业志愿服务活动150余场,助力创卫类、环境保护类、宣传科普类、便民服务类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极大地传递了志愿服务精神,丰富了志愿服务内涵,成立志愿服务队伍80余支。

值得注意的是,迎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的志愿活动逐渐增多。据统计, 7月份已经开展志愿服务43场,平均一天一场半,其中迎复审活动25场,志愿者中都有党员干部、社区群众、学生等身影。在8月22日袁桥镇庄科村举办了“环境卫生清理”志愿服务活动,全面清理了辖区内背街小巷中的落叶、杂草、垃圾、电杆上张贴的小广告; 8月17日,抬头寺镇志愿服务队联合德州市青年义工协会在大韩社区开展“创卫迎复审·亲子齐上阵”志愿服务活动,社区20余位亲子家庭参加活动;近日,区经济发展局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了“我为创卫添份力,党员志愿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

“通过开展的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由志愿者起到带头作用,使广大市民身体力行地参与到迎复审活动中,营造‘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蓝天池介绍。

管理创新

“3+N”志愿服务体系逐渐完善

“今后我们将结合开发区实际情况,进一步建设党员志愿者、文明单位志愿者、社区志愿者、企业志愿者、红十字志愿者、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等志愿队伍,广泛开展特色志愿服务项目,进一步打造开发区志愿者服务名牌。”董运说。

截至目前,经过一年多的发展,通过孵化、培育发展和壮大志愿者组织队伍,我区的志愿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建成“3+N”工作机制,构建区、镇街、社区(村)三级志愿服务站点,打造众多“N”:在窗口单位志愿服务站、在人流量大的街道、商场建立指向性、功能性志愿服务站,组建机关、文明单位、镇街、社区(村)、企业、学校志愿服务队等志愿组织网络,并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统筹我区志愿服务工作的有序开展。“具体来说,在区级层面,成立志愿服务中心,在民政部门注册,配备专项资金支持志愿活动的正常运转,设有专人负责机构运行,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奖励激励制度并上墙。建立5个镇街级志愿服务站,建立社区级志愿服务驿站10余个,在澳德乐广场、柳湖书院、董子文化街及管委会门前广场建立4个示范型志愿便民服务站,在银行建立20个志愿服务窗口。”蓝天池介绍。“今年12月,我们将评选优秀志愿者,并对他们进行表彰,让榜样带领更多的人,促进志愿者队伍的进一步完善。 ”董运说,今后我区还将进一步开发符合经开区的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加强志愿服务宣传,招募吸纳更多的志愿者,完善开发区志愿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符合他们需求的志愿服务。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