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任村干部21年,他带领村民发展经济、改善生活、扮靓村庄,不久前被评为市“担当作为好书记”——刘炳东:不能辜负乡亲们的信任

刘炳东(右)帮村民清理土堆

  □本报记者胥爱珍本报通讯员栗雅赛
  8月14日,受今年第14号台风“摩羯”影响,我市普降暴雨。上午10点多,袁桥镇东地屋刘村内风雨交加,在村委会办公室值班的党支部书记刘炳东怎么也坐不住了,他撑起伞,冒雨到村内每一条胡同查看,确定胡同内排水通畅,住房较旧的几户村民家没有发生漏雨等问题,才放心地回到了办公室。“这场雨下得很及时,田里玉米正旱呢。 ”刘炳东甩着头上的雨水说,“但是下得太大了又会影响旱厕改造的推进,也很矛盾。 ”“十几年来,刘书记走到哪里都在操心村里的事儿,村民们都很信服。”到村里开展安全检查的管区书记孙滨称赞道。“乡亲们把咱选出来,做这个当家人,咱不干点正经事,不就辜负了老少爷们的信任了吗? ”刘炳东感慨地说。
  1967年出生的刘炳东,初中文化水平,1997年起担任村委会主任主持村务工作,2001年任村党支部书记。
  21年前的1997年,位于袁桥镇东南角位置,和陵城区相邻的东地屋刘村,是经开区位置偏远的普通村庄,村民以种地为主要经济来源,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如今的东地屋刘村变化喜人:位于石济客运专线以东,已经处于东部城区开发建设的前沿;村民住房整齐划一,村内道路整洁有序;村内设施一应俱全,村民们物质生活富足,精神生活丰富,个个脸上绽放出自信幸福的笑容。这其中的每一点变化,都得益于刘炳东的带领,及全体村民的辛勤付出。
  从主持村内工作的第一天起,刘炳东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带领乡亲们过上幸福的好日子。2003年,他协调电业部门为全村耕地架上了电线,方便村民浇灌;2005年,又利用租地的收入为村民安装了自来水。
  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怎么让村民的经济收入不断增加?刘炳东多次带领村“两委”班子外出学习,结合本村实际,认为还得做活土地的文章。
  去年8月,袁桥镇党委政府以东地屋刘村为试点,推进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开展土地集约化经营。“动员百遍千万遍,不如干给大家看。”刘炳东说,在发动群众加入合作社的同时,他带领“两委”成员吃透政策精神,以4名村干部为主力,通过股东代表大会选举3名声望较高、种地经验丰富的能手作为合作社监事,负责合作社整体运营。农资、肥料购买货比三家,农机都是通过公开招标方式购入。推行良种良方,全程机械化作业,并实时在公开栏向入股村民公开收支情况,建立明细账,让入股村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现在合作社是农业提高效益的大趋势,把家里土地入股合作社,可以放心地出去打工挣钱,加上合作社分红,收入能高不少。合作社由村党支部领创办,风险共担更有保障。 ”今年57岁的刘林宝,一听说村党支部要领创办合作社,就赶紧去报名入了股。“幸亏入股了合作社,今年的倒春寒和持续低温对小麦影响很大,没入股合作社的农户,小麦亩产只有六七百斤,我们合作社的小麦亩产926斤,基本没有减产,刨去成本,这一季的分红能到500多元。 ”刘林宝说,他找了一份保安的工作,妻子找了保洁工作,两个人每月收入近3000元,“比自己光种地划算得多了。 ”他乐得合不拢嘴。“土地规模化以后,种植成本能节省不少,但是种小麦玉米经济效益并不是很高,下一步我们还要考虑发展其他的种植项目,让大家的收入再高点。”随着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实施,刘炳东对村庄振兴发展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党支部引领把握方向,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刘炳东说,大学生是全村的未来和希望,因此,他鼓励村民培养孩子好好上学,努力考上大学。 2013年,对村里每一位考上大学、应征入伍的孩子都给予500元的奖励。“孩子们考上大学、应征入伍,全村人脸上都有光,等他们学习好了,有了本事,回来建设家乡,咱们就跟着沾光了。 ”刘炳东说,目前村里已奖励了12名大学生、1名入伍当兵的孩子,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氛围。“刘书记想得细致,计划得长远,相信在他的带领下,咱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 ”刘林宝对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期待。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