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德州的蒙学

    蒙学是我国古代对幼儿启蒙教育的统称,与小学、大学相并列。私塾和义学是蒙学的主要载体。
    私塾是我国封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秋末期,孔子开始私人讲学,官学衰退,私学勃兴,这种教育形式发展到清朝更盛,清末德州的私塾城乡都有。
    私塾主要有三种:一是由董事会聘请塾师,学生按年龄大小和文化程度高低交纳束脩(学费);二是有钱人家聘请塾师,以教授家族子弟;三是由塾师自己设馆,招收乡邻、街坊之子入馆,称为学馆。
    私塾是由一个教师教授不同程度的多名学生,学生少则3至5人,多则30至40人。同窗读书,分别教授。私塾的初期为启蒙阶段,其课程大致分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日用杂字》等。中期为读经阶段,其课程有《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书经》《易经》《礼记》《左氏春秋》等。后期为准备科举应试阶段,主要是练习写议论文和讲授时事政策,间或教授《千家诗》等。
    私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读和背,“死记硬背”这一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是私塾的特点。对写毛笔字要求严格,重视执笔和架势。学生到了一定年龄,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时,先生便“开讲”,只着重讲意思。学生有了一定水平便开始做文章,按“八股文”的固定格式写论说文,也有的塾师教学生作律诗,使学生懂平仄。
    私塾的教学时间长,无上下课及学生活动时间,除麦收、秋收和春节外,平时不放假,没有星期日,有的还上“灯学”。每年正月十六“号书(开学典礼)”,举行拜师仪式。老师先向孔子牌位行跪拜礼,然后学生依年龄大小每人向孔子牌位及老师行跪拜礼。体罚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方式有“打板子”“罚跪”“罚站”等。学生平时不准外出,连上厕所都要凭“出恭签”。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之后,私塾开始衰落,但一直延续到德州解放。
    义学。义学也称“义塾”。中国旧时靠官款、地方公款或地租设立的蒙学。学生年龄为6至11岁的贫寒子弟,免费上学。学习读书写字,为地方的基础教育。
    义学产生于北宋时期,始于名相范仲淹,是一种专为民间孤寒子弟所设立的学校。这类学校,有的是一些官员、地主出资在家乡所开办,也有以祠堂地租或私人捐款而设。而教育内容主要是识字写字、读书、作文、学算等,并兼有伦理教化的功能,常用的课本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昔时贤文》等。这类学校大都十分简陋,没有专门的教舍,教师束脩微薄,仅能糊口,就学子弟也多出自贫苦人家,大多只求粗识文字而已。
    清朝义学之设,系根据康熙四十一年(1702),“定义学小学之制”,及康熙五十一年(1713),“令各省府州县多立义学,聚集孤寒,延师教读”之规定而办的。
    在中国近代史上,东昌府堂邑县(今聊城市冠县)柳林镇曾出过一位靠乞讨办义学的武训,后来根据他的事迹拍摄了一部电影叫《武训传》,由著名电影演员赵丹饰演武训,在全国上下引起轰动,后被“四人帮”所利用,制造了文化惨案。武训(1838-1896),行七,原无名,名“训”是清廷嘉奖他行乞兴学时所赐,字蒙正,自号义学症,谥号义学正,山东省堂邑县武庄(今冠县柳林镇)人。中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者,享誉中外的贫民教育家、慈善家,行乞38年,建起3处义学,教育了无数穷家子弟,是中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唯一一人,被誉为“千古奇丐”。
    德州义学多为清末时设立。文献记载清道光五年(1825)督粮道设义学4处,分别在城内苗家胡同、南门内东街(称城南义学)、西门外“竭致堂,”后移董子台、城东边临镇。道光十六年(1836)德州州署设义学6处,分别在城隍庙、永庆寺、龙神庙(今吕家街北首)、北厂街、城东东堂、城北桑园镇。光绪元年(1875)卫署开办义学一处,地址在署前街(今团结街)。光绪二十八年(1902),各义学一律停办,改为初等小学堂。
□张明福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