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闯创干”一起向未来 ——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天衢新区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赵庆川摄

□记者李榕路龙帅刘潇本报通讯员赵庆川

12月29日,德州市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市长朱开国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厚重提气的“成绩单”,脉络清晰的“线路图”,干货满满的民生实事,激起我区参会代表委员们的积极响应与热烈讨论。

激发创新潜能 让“第一动力”更强劲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定不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实践证明,企业只有把创新主体作用发挥出来,促成创新成果与市场应用真正有效结合,才能在创新驱动中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市人大代表、德州联合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程贵华认为,企业搞科研创新,尤其是开展基础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缺不了高水平技术人员、高精尖研究设备设施,而这两方面恰恰卡住很多企业的脖子。

为此他建议,企业在加强体制机制创新、营造良好创新生态的同时,政府也应出台更多细则鼓励教师、科技人员在高校与企业之间双向流动,将企业对技术的需求快速传递到高校和科研机构,利用科研团队展开联合技术攻关、协同创新,最终实现成果快速转化。

如何激发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的活力、引导更多企业参与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中,是市人大代表、德州亚太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勇关注的重点。“对企业来说,自主创新是件非常‘烧钱’的事,但要想真正参与到市场竞争中,这是必经之路。”令杨勇高兴的是,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通过“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方式,实施10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这将带动更多企业加入自主创新队伍中。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植扶持力度。这让市人大代表、德州三千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靖感触颇深。她说,近年来,我市积极构建梯级培育体系,大力实施“专精特新”培育工程,科技创新活力迸发。但对标先进地区,仍存在差距。

为此,今年两会上,王靖递交了一份《关于加强我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和促进发展》的建议。她建议,做好主要企业产业链功能定位,完善“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梯度和帮扶清单,帮助企业明晰其在产业链中的位置和可对接的上下游企业,提高产业链上下游协同能力。

优先保障民生百姓底气更足了

“‘双减’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学校、家长、学生等众多方面。”市人大代表、同济中学教务处主任张萍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巩固“双减”成果,课后服务扩面提质。这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思想不谋而合。

“天衢新区一直将打造全市教育高地定为行动目标,不少学校在课后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例如开设了一些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色社团等。”她建议,每个学校应制定符合实际的课后服务方案,比如分为作业辅导、特色课程、社团活动三部分,形成自身服务特色,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应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及时整改发现存在的问题,更好地落实“双减”政策。

报告里提到了乡村振兴的过往成绩、坚定不移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愿景。市人大代表、赵虎镇湾东村党支部书记侯振勇干劲更足了。他说,乡村振兴不是等出来、想出来的,而是干出来、拼出来的。“政府有这么好的扶持政策,我们越干越有奔头,越干越有劲儿!”侯振勇说。

报告提出,坚定不移推进新型城镇化,这也成了代表委员们高度关注的话题。“城市建设关乎城市未来发展,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正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协委员、东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魏京亚认为,当前城镇化建设仍存在规划不到位、产业发展不协调等问题,因此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已是势在必行。“我们应优化顶层设计方案,将城镇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要素全方位梳理,实现建设规划‘一张图’。”魏京亚说。

高起点高标准 建设宜居活力新区

12月9日,德州天衢新区正式揭牌。作为山东四大省级新区之一,此次揭牌标志着新区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天衢新区,于德州而言,是省委、省政府赋予的重大使命,也是德州打造对接京津冀桥头堡、引领中心城区东移、建设新增长极的重大机遇。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更大力度高标准建设天衢新区,聚焦高铁新城核心区、京津冀制造业集聚区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集中布局。这让市政协常委、天衢新区建设管理部副部长梁军备受鼓舞。

梁军说,城市建设通过建设工程对城市人居环境进行改造,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性、阶段性工作,也是过程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的一种特殊经济工作。城市经过规划、建设后投入运行并发挥功能,提供服务,才能真正保障市民正常生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好的人居环境是人民群众的深切期盼!”梁军表示,区建设管理部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聚焦城市建设、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聚焦新区高质量发展,在城建提质、搬迁安置、人居环境及物业管理提升等方面发力,精心建设大美城乡、安居新区,让城市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充分运用城市体检推动精准治理,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让年轻人更喜欢、老年人更方便。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城市定位,让市政协共青团界别委员、山东迪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吉康深有感触。

繁华街道,熙熙攘攘,“夜经济”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活力、魅力和竞争力,反映着一个城市的繁荣程度和现代化水平,更是城市发展品位的重要体现。此次两会,范吉康带来《关于加强城市景观亮化,推进区域型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建议。

他建议,要科学规划功能布局,打造特色和功能定位相吻合的城市消费体验场景,不仅让城市亮起来,还要让城市美起来。对城市建筑和公共空间设计实施亮化,展示其夜间丰富多彩、层次清晰、特色鲜明的形象,使城市更具有时代感,街道变得壮观,商业氛围更有吸引力。

“还要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提升城市的品位,拓宽消费渠道,引领时尚消费潮流,让更多人年轻人喜欢来、留得住。”范吉康说。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