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新能源 澎湃新动能

□本报记者王志强本报通讯员梁玉超

我区以集聚性、高端性为目标,初步形成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条,推进清洁能源产业打造“隐形冠军”企业——

“开始测试! ”2月20日,山东德逸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内,员工正在调试新上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柔性生产线,投入使用后,生产的空调、充电机产品将供应我市及周边新能源汽车企业。

此前,徳逸新能源电动汽车性能环境模拟试验室已投入使用,可以模拟温度范围-30℃至50℃;车速范围0至120km/h的车辆环境,对电动车空调采暖、制冷、除霜除雾等进行测试。

依托北京理工大学、北航等人才优势,徳逸新能源将在电动车整车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新研发产品将应用于正在开发的纯电动越野车样车上。

德逸新能源是我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区党工委委员、新能源产业发展部部长高吉超介绍,按照2018年年初工作部署,把“京津冀”和“广深闽”作为重点区域,把新能源汽车和清洁能源类作为主攻目标,按照产业规划,做好分工协作,运用各种成熟的“双招双引”手段,向绿色、向科技要动能,推动产业持续发展壮大。

生产、配件、检测等环环相扣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初现

   “这是瑞士ABB机器人辊边成型技术生产线,运用机器人辊边比人工辊边产品的稳定性和美观性得到大大提高。 ”2月19日,在山东车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车间,总经理曲树斌指着设备介绍道。

2017年8月,山东车友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落户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新能源汽车做配套,主要生产汽车发动机前面罩总成、车门及玻璃导槽总成,轿车及SUV超高强钢辊压类防撞梁、门槛梁总成,新能源车身骨架总成等。

近年来,和山东车友一样,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和配件企业落户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方面是德州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良好基础,另一方面是我们良好的营商环境。 ”高吉超说。

凯帝斯专门从事汽车装备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研发、设计、生产,多项成果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2018年新上业内第一家汽车零部件共享实验室,正在建设汽车电子液压制动检测台、电子液压制动系统装配线。在汽车转向系统测试装备上已经成为“行业内隐形冠军”,产品出口北美、日本、欧洲市场。“我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异军突起,我们抢抓协同发展机遇,搭建平台促产业发展,一方面力推本地企业积极向行业优势企业靠拢,力争合资合作,另一方面强调产业组织理念,产业前端有研发设计,中端有核心零部件制造,末端有标准、检测、认证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生态系统已初步形成。 ”高吉超说。

清洁能源产业向高端迈进涌现“专精特新”企业

   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闭环相比,我区清洁能源产业板块实现了空气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的“多能互补”,已涌现出新的“专精特新”企业和行业准“隐形冠军”。

金亨新能源始终坚持研发太阳能生产核心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区新能源产业局也把这个项目作为太阳能板块的擎天柱来培育,帮助内联外引,其产品太阳能平板集热器销售量居全国之最,产量占到世界第三。正在筹建的年产能60万台的平板集热器生产项目,采用原创的自动化流水生产线设备,生产效率更高、产品稳定性更好。华业电气积极开拓日本市场,成效显著,与多家知名公司达成合作意向。

占领新能源制高点,落实新旧动能转换,我区金奈尔、博日明、润泽、迈凯诺等新能源企业,均有效利用了自身优势,向着产业技术前端迈进。其中金奈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清华大学、山东大学深度合作,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格局,企业创新能力走在行业前列,今年第二条自主研发的太阳能高选择性纳米涂层及异形板吸热膜生产线已投产。

以需求为导向把服务做到人才的心坎上

   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近年来,我区瞄准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不断实现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招才引智打造技术高地,提高市场竞争力。

我区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积极探索柔性引才,积极布局产业发展、助推校企深度合作。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加大对企业人才建设的政策扶持,支持企业引进和培训人才,把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落到实处,切实形成支持企业人才引进、重视培养人才的浓厚氛围。

“积极推动区内相关企业与高校合作,由山东奥冠新能源有限公司与德州学院共建的太阳能利用核心部件性能检测与优化工程实验室被省发改委评定为2018年山东省工程实验室。通过助推校企双方密切合作,为德州市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带来新动力和新突破。 ”高吉超说。

同时,我区深入开展人才调研工作,组织力量对亚太集团、中大集团、凯帝斯、西克、凯艾斯、CCAP等20余家新能源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摸清底数、摸清变化、摸清问题。以需求为导向,帮助企业引进人才,把服务工作做到人才的心坎上,推动形成尊重人才良好导向。

做好服务人才工作的“店小二”,及时研究解决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在德州工作期间遇到的问题。组织申报了第二批安澜产业领军人才,经申报、初审、复审、会议评审、实地考察,最终由新能源产业局申报的范庆龙、王俊华被评为国家级领军人才(B类)。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