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民生跟着民心走

经开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居住条件,力促教育均衡——

□本报记者胥爱珍本报通讯员孙贤

漫步在经开区的大街小巷,一幅幅幸福图景映入眼帘:宽阔的道路整洁美观,路上车辆有序通行,小区内居民脸上洋溢着微笑……

民之所需,政之所顾。今年以来,区党工委、管委会认真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强化“双服双统”,统筹城市与农村、民生与发展,切实增强了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改善城乡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5月29日,经开区太阳湖路附近的沙王河景区内,河面闪动着粼粼的波光,两岸的小桥、风车和木栈道组成诗情画意的美景,不时有路过的行人驻足赏景。

沙王河雨污分流、中水利用及水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是今年全区城市建设的一号工程。项目总投资11.6亿元,采用PPP模式运作,主要包括雨污分流管网建设、水生态环境治理和中水利用工程建设,不仅提升城市排涝能力,实现防灾减灾目标,还有效解决水污染问题,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持续改善空气、水质量,统筹提升城乡环境面貌,是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内容,我区结合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突出抓好“八大维修维护项目”和“六大专项整治”,今年3月份以来,累计出动4000余人,对集贸市场、路边摊点进行专项整治,清理占道经营商户73家;出动944车次,共计洒水26340立方米,清除建筑垃圾3295.5立方米。对1251处餐饮、799处“四小”行业进行了专项整治检查,确保整改达标,改善了市容环境。

深化改革促教育优质均衡

近日,区社会事业管理部与东方剑桥教育集团合作,托管沙王社区幼儿园、袁桥社区A区C区幼儿园共3所幼儿园,这是该区引进北京红缨教育集团、山师大基础教育集团等优质教育资源之后,又一合作办学的创新举措。

充分利用社区配套幼儿园和闲置校舍,采用公办民营的方式,引进先进地区的幼教资源,委托辖区内规范幼儿园管理农村幼儿园,打破了我区无公办幼儿园的历史,是全区学前教育发展的新突破。

我区坚持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11所解决教育大班额学校已有5所建成投用;广川中学、曹村小学、东七小学、高铁中学、高铁小学、杨庄小学等6所中小学9月正式投用,提供学位1.8万个;跃华学校高中部扩建提升,可满足2025年人口最高峰就学需要。抢抓全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机遇,着力打造京津冀劳动力输送基地,德州交通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全市唯一的“3+4分段培养试点学校”。

深化教育改革,激发教育活力。根据第三方评估反馈意见,完善了校长职级制、教师绩效工资、交流轮岗等改革机制;通过外地考察,推行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目前正起草具体实施方案。与德州五地30所学校成立乡村教育联盟,共享经验,抱团发展;开展“智慧教室”培训,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有居更“优居”棚改暖人心

“以前住平房,夏天最担心下大雨,屋顶漏水让人烦心,村里的道路也常积水,出门一脚泥,很不好走。 ”近日,袁桥镇孝攒店村村民李树新说,听说他们村被纳入了2018年棚户区改造,村民们十分期待。

我区将“住有优居”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2015年至2018年共实施棚改项目10个,累计建设17643套,总建筑面积303.6万平方米。目前已整体搬迁村庄34个,入住居民2.2万户、6.7万人。明年底前区内现有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城中村、城边村群众将全部搬迁上楼。

同时,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民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在去年超额完成年度无害化厕所改造,7028个农户用上无害化厕所的基础上,今年对赵虎镇和抬头寺镇的3500户家庭旱厕实施无害化改造。加强对农村公路的改造提升,目前,抬头寺小城镇建设农村公路改造的立项、环评等资料已审批完成,即将开工建设。继续扩大清洁供暖覆盖范围,切实保障农村群众温暖过冬。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