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村民自治 凝聚人民力量

《塘约道路》让我真切感觉到村民共治的力量和效果。塘约村的“红九条”,每一条都是维护道德的底线,掉到底线下,就是缺德,这是村民共治。 “黑名单”管理看起来是以管的形式实施,然而听左文学说的“我说的不算,村民代表大会说了算”,不难理解,这种村民自治,也是村民共治共享。这里的村民共治是有民主的,人民民主。塘约村“红九条”所维护的道德底线是在中国社会最基层重建乡村规范和重建良好民风。当人皆为自己谋而不管公共利益时,人就陷在自私中,负能量弥漫。因而抑制不良、弘扬正气,不只关乎经济建设,更宝贵的是人的精神建设。 《塘约道路》中强调了村规民约的重要性,“红九条”“黑名单”等等,在党组织主导下制定,村规民约的制定过程就是把党的正确主张要求转化为群众自觉行为规范的生动实践,也是赢得人心、凝聚人心的过程,值得学习。

——袁桥镇党委书记马金东

通读《塘约道路》,我认为塘约村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在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村“两委”一班人还致力于乡风改造,致力于村民自治。穷村往往陷落在经济与精神双重贫困的泥沼,堵住滥办酒席之灾,把被贫困压得透不过气来的人心从沉溺中唤醒,才能找回淳朴乡风。左文学一班人列出“红九条”,并迅速实施,严厉的制裁和强硬的执行力下,除了最初的两例外,全村无一户再踩红线。这是对旧有陋习的博弈完胜,是村民自治的高度体现,是良好乡风的重新塑造,是精神建设的再次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归根结底是人的思想建设,就像塘约村的“红九条”,每一条都是维护道德的底线,掉到底线以下就是缺德成为村民共识,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持久动力。今年,宋官屯街道将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再深化,我们将结合实际,学习借鉴塘约村的做法,通过文明创建,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开发区这片土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他们工作安心,生活舒心,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凝聚起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东部城区建设的强大正能量。

——宋官屯街道纪工委书记段文健

塘约村的发展道路,其实是基层群众实现自我管理、教育、监督的发展道路。在塘约村,各个环节都彰显出了基层民主。对村里出现的乱办酒席、不赡养老人等陈规陋习,塘约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把村民行为规范、环境卫生整治、整治滥办酒席、社会治安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走进每家每户讲解清楚。村规民约把政府管不了、法律管不到的陈规陋习交给村民自己去管理,体现了村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

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就要求农村文化走兴盛之路。当前,长河街道各村也需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这方面,塘约村的做法可以借鉴,就是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发挥村民的自治作用,推进基层民主建设。通过制定落实村规民约,凝聚振兴乡村文化的基层力量。

——长河街道办事处挂职副主任马立波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