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自我革新 尊重首创精神

塘约村是脱贫的一面典型旗帜,这一个“破茧重生”的实例,让人着实敬佩。内生动力和自我革新,是 《塘约道路》的关键词和重大亮点。左文学一班人无私无畏、勇于担当、开拓创新,通过 “七权同确”,由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实行 “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的经营模式,巩固了土地集体所有制,保障了每一户村民的承包经营权,维护了全体村民的利益。组建了农业生产队、建筑队、运输队等专业队,并按照村民不同的能力特长进行分工,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村民的内生动力,调动了他们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吸引更多在外打工的村民回乡发展。结合实际创造性制定落实 “红九条”和 “黑名单”等制度,让全体村民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凝聚起社会发展的文明力量。这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启示我们,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平推平拥的工作方法不可取,必须结合实际,敢于创新。村 “两委”要率先解放思想,提前谋划,带头创新,引领创新,以思想大变革推进农村大变样。

——抬头寺镇党委书记郭广太

塘约村的成功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鼓励群众大胆创新,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对于地理位置偏远的经济空壳和薄弱村来说,单家独户的劳作方式,一盘散沙的小农经济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发展,只有利用多种渠道,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才能真正壮大集体经济。村级发展和创新,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用实际可行的保障制度来配套。以合作社为例,无论是粮食作物,还是大棚蔬菜种植等,刚刚起步时都比较难,群众的观望、市场的不确定性等,都需要符合原则又能推动发展的政策保障,比如当前正在推进的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就需要党委政府及时的“扶上马、送一程”,慢慢走入正轨。

——抬头寺镇镇长许佩剑

读 《塘约道路》,深感塘约村的发展就是一部改革史,用塘约村自己的话说就是,穷则思变。村党支部书记左文学带领全村父老乡亲成立合作社,调整产业结构,走抱团发展的道路,订立极为严格的 “红九条”与 “黑名单”,重建良好乡风。种种首创带来新的升级和希望,改变了过去的道路,改掉了过去的贫穷,改掉了过去的陋习,最终让塘约村在短短时间内不仅重建家园,还从一穷二白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群众收入增加、全村面貌巨变的跨越发展。不得不说,这都是改革给塘约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结合我们自身来说,宋官屯街道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桥头堡和主战场,在过去十余年间承担着拆迁征占、旧村改造的重任,但随着经开区的发展及政策、条件等的变化,过去我们的工作重点已经向东部转移,如何发挥主城区核心街道的示范引领作用,在社会管理与服务方面做足做透文章,是我们当前迫在眉睫的任务。如何改变原来的工作模式和发展方式,如何更好地适应当前的需要,这对广大干部来说是重大挑战。

《周易·系辞下》有云:变则通,通则久。当前形势下,改革创新成为街道发展的必由之路。新一届街道党工委班子就任后,加快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的步伐,确立了稳定、发展、民生主基调和党建、税收、招引三大体系建设。经过一年的运行,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全面提升、重点突破的良好态势,蝉联全市乡镇街道综合实力、全区综合考评双第一。结合自己分管的纪检监察工作,纪检系统改革对我们纪检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迅速适应改革大势,更好地发挥监督执纪作用,必须深入领会改革内容,从实际出发创新监督方式,特别是抓好对新任村 “两委”干部和党员的教育监督,做到早介入、早提醒,这是必须要抓好抓实的重点工作。

——宋官屯街道纪工委书记段文健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