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通过抓龙头促配套建园区,加快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胥爱珍本报通讯员杜彩霞

“2017年,我们自主引进和承接引进的新签约项目共计11个,除了5个轻资产项目以外,6个实体经济项目都是工业项目,都已进入拆迁清障阶段,正在办理供地等开工手续,今年春天力争全部开工……”1月10日,拿着几张落地项目清障通知单,区装备制造产业促进局局长陈鹏对全区装备制造业的项目引进建设情况如数家珍,“我们直接包保服务的在建、续建项目还有4个,今年累计到位固定资产投入接近9亿元。 ”
“工业综合体”吸引中小企业配套
    1月10日,由温州客商投资的工业综合体项目拟选址场地正在加快拆迁清障。“根据初步的规划设计方案,项目容积率计划达到1.8至2,建设约40万平方米的厂房,其中60%以上是定制,特别是可以按照需求分层办理不动产证,可以吸引来自温州、义乌等地的300家智能制造中小企业入驻。当然,最后还要以政府审批为准。 ”项目方负责人介绍说,“德州的用地成本相对温州比较低,再加上依法合规享受当地的各种配套优惠政策,企业入驻成本将大幅下降。 ”
    发展工业园区,进行整体开发,让中小企业打包入驻,是经开区结合实际,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引进项目的新模式。抢抓温州企业外迁机遇,建设工业“区中园”,引进装备制造业的生产企业,可为景津集团等区内装备制造龙头企业生产配套产品。
    围绕营造产业发展环境,区装备制造产业促进局还引进辽宁工控项目,做智能制造控制安全系统;引进浙阿跨境电商产业园,以互联网跨境电商方式帮助企业扩大销售;引进富士电梯、高铁快递、创加孵化器等项目。“看到以产业园区模式建设工业综合体项目的前景,装备局正在积极洽谈北京智能制造产业园,力争整体引进北京及周边100余家外迁企业整体入驻。 ”陈鹏说。
紧抓“龙头”延伸产业链
    一辆辆高速新能源物流车正在试生产;6万平方米厂房正在加快建设,部分设备进场安装……寒冬的山东爱呢车辆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现场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山东爱呢车辆有限公司年产8万套新能源车车身及零部件项目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项目。“我们生产的两款车型已经进入国家工信部推荐目录公告,一次充电续航里程285公里,主要面向城市物流最后一公里市场,订单应接不暇,已经排到了2019年。 ”公司董事长高成果兴奋地说,该项目投资3亿元,与天津具有生产资质的整车厂合作,再过3个月,即可全面投产。
    以该项目为载体,中汽研中心、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等单位的高端人才已经达成合作研发协议,电池、电机、电控等三电核心部件配套生产厂家也明确表示1至2年内把生产基地落到经开区。届时,龙头加配套,人才加实体,围绕着山东爱呢车辆有限公司,全区交通装备产业链条将进一步延伸,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引进项目高效落地
“在招商一线工作了4年,很多同行都说挖掘有效项目信息难,项目谈下来了落地难,我们就瞄准承接环节,建好落地平台。得益于领导重视和市、区相关部门的支持,我们合作招商的路子越走越宽。 ”谈及如何让引进的项目快速落地,陈鹏饶有兴致地介绍起该局形成的工作新机制。
    区装备制造产业促进局只有5名工作人员,既要服务在建、续建项目,又要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挖掘新项目,人员和时间、精力时常捉襟见肘,但是他们有效分配,避免了“眉毛胡子一把抓”。通过加强与市、区相关部门的合作联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形成了突出优势、错位合作的高效招引机制。
    目前,与市中小企业局合作引进燃气热电冷三联供项目,即将注册项目建设运营公司;与市经济合作局、市新能源与新材料产业推进办公室合作引进科视激光、微聚铁塔等项目;与市装备制造产业推进办公室紧密互动,正在积极洽谈神华中试基地、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