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思维聚财引财理财

——经开区增强财政资源统筹能力,做好经营财政文章

区财政金融部工作人员正在核对报表。记者路龙帅摄

金融辅导员到企业问需。 记者路龙帅摄

德州新闻网讯 记者路龙帅 通讯员任晨辉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2021年,全国财政工作会议要求,要精准有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

我区财政部门创新财政管理理念,落实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增强财政资源统筹能力,做好经营财政文章,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通过扩面、提质、增效,实现聚财、引财、理财,让财政增收、资本裂变。

聚力“培财源”

挖掘增长点稳定基本盘

“点对点”兑现涉企优惠政策,年均兑付1亿余元,5年争取上级政策资金83.4亿元用于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税收年均增幅7.3%。一组大数据彰显着近年来我区财政经营的“成绩单”。

我区强化“财随政走”的政治意识,围绕推动财政可持续发展,以更大担当稳定财政经济运行,确保财政综合实力更加增强、民生保障更加有力、财经互动更加良好。

“我们‘放水养鱼’,算大账、算长远账,‘点对点’兑现涉企优惠政策,2016年以来累计兑付5.15亿元,持续落实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培育内生动力、涵养财源税源。”区财政金融部党委书记、部长徐玉军说。

同时,我区坚持总量与质量并重,部门联动抓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成立税收保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税收保障工作的意见》,完善税收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做好分析、管理、调度各个环节,分工协作、育财聚财,5年来收入规模和质量持续向好,收入年均增幅7.3%。“台账式”管理抓土地收入,建立土地收储台账、出让台账、使用证台账应用机制,掌握土地流转动态,最大限度压缩土地成本及收益返还时间,多举措协调土地收入及时返还。

0.4亿元助力省“重点”北方应急产业园项目建设;1.5亿元用于德上高速公路工程;0.75亿元用于疫情防控等基本民生。2020年以来我区争取上级直达资金2.65亿元,缓解了财政支出压力。

“我们紧盯政策,超前谋划,对上争取。2016年以来累计争取上级政策资金83.4亿元用于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等,强化直达资金、专项债券的撬动作用,形成对经济的有效拉动,真正实现惠企利民作用。”徐玉军说。

此外,我区坚持“节用裕民”。用政府的紧日子换老百姓的好日子,持续压减一般性支出,民生支出比重逐年稳增,坚持“输血+造血”相结合,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坚决支持打赢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推动预算绩效管理由“点”向“面”拓展、由“事后”向“全周期”拓展,放大财政资金使用效能。

赋能“促发展”

统筹资源集聚社会资金

我区找准财政与政策的结合点,放大财政资金效益,推进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构建“财政投入高效益、政策支持有保障、经济发展高质量”的良性互动体系,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支持项目建设、产业升级。

日前,区财政金融部联合区科技创新部、高创中心、启迪之星等单位在中元科技创新创业园举办中元启创冷餐会三期活动,相关部门负责人、各银行机构及30余家科技型企业主要负责人参加。活动以“政企面对面,银企肩并肩”为主题,打造政银企创新交流平台,加深政银企对接沟通,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有效获得信贷。

像这样政银企对接的活动,区财政金融部不定期举行,目的是共同探索实践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方式方法,为科技、金融深度创新融合提供有力保障,为金融机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发挥财政资金的扶持功能,我区利用风险补偿等金融手段,支持金融机构参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小微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投放,2020年出台《“人才贷”风险补偿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设立500万元风险补偿资金,鼓励银行开展人才贷、科技成果转化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业务。

截至目前,我区已为7家企业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成果转化贷”“人才贷”等财政支持的优惠贷款4300万元,引金融活水灌溉实体经济。全省首创“互助式纾困基金+应急转贷资金”模式破解企业融资难题。2018年组织8家企业出资750万元设立互助式纾困基金,2020年财政出资5000万元设立应急转贷专项资金,累计帮助8家企业完成27笔4.3亿元贷款的顺利转贷,实现了资金循环使用和滚动支持。

同时,我区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多次调整上市奖励标准至440万元,为全市最高,累计拨付上市奖励资金1922.5万元,争取上级奖励资金600余万元。积极探索“财政+PPP”模式,放大财政杠杆。围绕服务重点工程、重要工作,以更大力度增强财政支撑能力,合理配置财政资源,用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采用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

目前,全区已成功运作PPP项目2个,财政投入0.23亿元,撬动9亿元的社会资本,财政资金放大40倍,大大缓解了全区财政支出压力,优化了优质公共服务供给。

着力“提质效”

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自2016年年初正式启动国企改革工作以来,我区坚持以“政府引导、政企合作、虚实并举、专业运营”投融资体制建设为核心的国企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探索“管委会+公司”模式,用市场经济的经营意识、经营机制和经营方式对国有资产进行集聚、重组和运营,盘活和优化资产,变存量为增量,使国有资产充分运作起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发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半边天”作用。

目前,我区已形成了以建能集团、园区公司、开融公司、高创中心4个一级国企为核心的国有资本布局顶层架构,拥有各类全资及控股公司40家,资产总额是2015年底的5倍,实现效能翻倍,1家国企获得AA市场评级。

我区突出补短板、强弱项,变财政投入为融资投资,变资产重组为资本运营,“多轮驱动”持续放大有效投资,形成倍数效应、硕果累累。

在提升国企融资能力方面,我区加大与省、市属国企和社会资本方合作发展力度、提升合作层次,充分借外力、借外智,优势互补。累计实施近30个股权投资项目,2020年国企参与投资省级重点项目4个、规模过亿元项目9个。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签约招商项目8个。

我区还先后承担了“大班额”、农村“四好”公路建设、棚户区改造、产业园区运营等任务,2020年累计投资34亿元,成为担当城市服务运营和社会民生的主力军。缓释化解金融风险更加有力。搭建涵盖基金投资、资产处置、供应链金融等多种业态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成立1家担保公司,为困难企业提供多笔过桥资金、担保资金,收购企业不良债权,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力。

基金招商实现重大突破,我区积极与国内一流基金管理机构合作,持续做大做强引导基金,构建规范的政府引导基金治理结构,通过规范的运行机制来引导基金投向,截至目前已成立5支基金,总规模近30亿元,为全区“三大高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其中有研半导体项目专项基金累计撬动省、市两级资金和社会资本16亿元,助力打造北方最大的半导体材料生产基地。

2020年以来,我区推行市属国企监管体系,转发相关文件15件,推进监管理念、重点和方式上的转变,基本实现国资监管全覆盖,倒逼企业提升管理水平、落实主体责任。成立部门党委,落实管资本就要管党建的要求,以强“根”固“魂”统领国企高质量发展,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以企业的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成效。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