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大陆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打造国内一流石油固井装备

生产车间全景


  “前不久,我们的7-5/8吋尾管封隔式悬挂器在川深1井应用成功,创造了国内该型号产品下深和固井工具附件下深双记录。”8月29日,德州大陆架石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立强自豪地说。
  位于我区的德州大陆架公司建于1998年,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可自主研发制造国内领先的石油固井工具及油田助剂,主要产品已由具备基本功能的一代产品发展到智能化多功能的第四代产品。“大陆架”尾管悬挂器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
19项核心技术
填补国内空白

  7月17日,可旋转封隔式尾管悬挂器在海上平台深水探井应用成功,填补了国产尾管悬挂器技术1000米以上深水固井应用空白,一举打破了国内深水井尾管固井工具的国际垄断。
  谈及可旋转封隔式尾管悬挂器的研发过程,张立强介绍:“深水海洋钻井难度大、费用高,对尾管固井工具的功能和可靠性有着严苛的要求,国外技术一度处于垄断地位。服务深水钻井,实现专用尾管固井工具国产化,是我们几代科技人员的梦想。 ”
  2006年,德州大陆架公司为塔深1井研制系列非常规尾管悬挂器。随后相继攻克耐腐蚀材料、环空高温高压密封、旋转固井和高承载等相关技术,2013年研发出被誉为第四代的多功能尾管固井工具。在正式进军深水之前,进行了近4年的前期应用技术准备,先后在陆地油田的超深井、海上油田的长裸眼大斜度井等复杂井推广50余井次,成功率100%。进而在300米水深的尾管固井中进行了推广,摸索深水应用经验。
  张立强表示,公司成立20年来,始终坚持向技术创新要动能,走过了国产尾管固井工具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自主创新之路。
  如今,公司承担了百余项各级项目研发,创下了井深、井温、水深、悬重、泥浆密度等一系列国内最高记录,取得了50余项产品专利,制定修订了17项行业标准,获得7项部级成果奖励。多功能尾管悬挂器、平衡液缸尾悬挂器等19项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取得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APIQ1质量管理认证和API 5CT、API 10D、API 7-1等产品认证,获得法国VAM系列螺纹等加工授权,与壳牌、沙特阿美、斯伦贝谢、贝克休斯、哈里伯顿、威德福等国际知名油公司和油服公司建立长久稳定的合作关系。
借势“一带一路”
出口20余国家

  管材腐蚀严重出现漏油的废井能否继续采油?今年3月,中海油某公司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大陆架公司寻求解决方案。大陆架公司技术人员克服场地受限、设备简陋等诸多难题,经过反复讨论、层层把关,制定了详细周密的施工技术措施和现场风险预案,最终利用大修井回接技术成功让废井“复活”。
  这次的废井“复活”让该公司负责人对“大陆架”技术啧啧称赞:“没想到国外哈里伯顿、威德福等油服公司不愿接手的高难度工作,你们完成得这么出色。 ”“我们现在主要提供‘技术+产品’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其中很多产品是专门订制的。 ”张立强介绍,从接到客户订单到应用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周期短、质量高、服务优,这让公司更具竞争力,进一步叫响“大陆架”品牌。
  正是看中了大陆架公司明显的技术优势、优异的工具性能、优秀的应用业绩,2005年起,乌兹别克斯坦毫不犹豫地选择使用“大陆架”尾管悬挂器等专业技术产品。
  明15井被列为“一带一路”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两国能源领域合作的一项重点工程,也被乌兹别克斯坦政府视为国家级重点工程。
  该井是明布拉克油田的最深探井,油气埋藏深度超过5000米,压力梯度是目前正常梯度的两倍,属于超高压油气田,需要钻穿主力高压产气层和盐膏层,压力窗口窄,泥浆漏失与环空气窜风险极大。
  公司有针对性地向该项目推荐了单胶筒封隔式内嵌卡瓦尾管悬挂器。今年5月中旬,尾管悬挂器坐挂、球座憋通、送入工具脱手和封隔器涨封均顺利完成,经受住了复杂井下条件的考验。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产品已出口到中东、东南亚、中亚、非洲等地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
  3至5年建成
  数字化新技术转化基地
  “新旧动能转换需要创新作为有力支撑,创新的根源在于高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张立强介绍,目前,公司研发团队超过40人,平均年龄34岁,均为硕士以上学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4人、高级工程师18人。公司每年从高校积极引才引智,组建高级技师工作室,加强技能培训,增加人才队伍储备。同时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借助中国石化石油工程研究院等科技创新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
  公司每年将不低于销售收入10%的资金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目前,正在积极打造集钻完井工具仪器与油田助剂科研中试基地、生产制造中心、质量检测监督中心于一体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国石化钻完井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基地。“我们计划3至5年建成数字化中试基地,为中国石化的固完井工具提供高性能的数字化智能制造车间,借助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提升中试基地生产运营管理能力,提高中试产品质量及计划完成率,完善供应链管理体系。 ”张立强介绍说。
  □本报记者 于春芝 本报通讯员 李翔宇 刘爱顺

德州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德州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德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德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德州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鉴于本网发布稿件来源广泛、数量较多,如因作者联系方式不详或其它原因未能与著作权拥有者取得联系,著作权人发现本网转载了其拥有著作权的作品时,请主动与本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网将及时处理。